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成果转化突破1.6亿
发布日期:2023-09-12 09:19:00
9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在哈尔滨圆满落幕。大赛以“培育创新人才,做强实体经济”为主题,弘扬创新文化、传播创新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基于TRIZ理论的太阳能防风固沙机器人》获得金奖;东北大学的《固梦青禾——基于TRIZ理论的分层式重力翻板翻抛好氧发酵设备》《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抗冲击性能一体化测试仪》等2个项目获得银奖;大连海事大学的《基于TRIZ理论的无人帆船路径跟踪系统》、东北大学《基于TRIZ理论的全息管道检测机器人组》和重庆文理学院的《基于TRIZ理论的智能钢桥面自动喷涂机器人》等3个项目获得铜奖。


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作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下设的大学生专项赛,由中国科协主办,创新方法研究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省知识产权局等承办。自4月份正式启动,受到全国高校广泛关注,大赛共收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55所高校2637项作品参赛,经过校赛、省赛、国赛层层选拔,最终决出大赛各级奖项。参赛作品中,有607项作品申请了专利,70个项目成立公司,151个大学生参赛项目成功与企业签约实现成果转化,签约金额1.6亿元,再创新高。
大赛创新成果如何产生的?
首先通过奖励机制,如设置专利、成果转化加分政策等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其次面向大学生创新团队进行专业化辅导。通过创新方法公益课、线上+线下课程的开展,提升参赛作品的技术含量;第三积极开展大学生参赛作品推介活动。通过网上展示、现场展板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全面推介大学生参赛项目等方式有效促创新成果生成。
大赛自2010年举办以来,参赛省份从1个省增至全国30个省,参赛高校由原来9所扩展到300余所,大赛已经带动全国200多所高校开设创新方法相关课程;参赛人数由最初的每年500人到现在的1万余人;申报作品数量由90余项增至每年2000余项。目前累计14812支队伍参加国赛,直接培养创新方法人才10万余人,累计申报专利3620项,成果转化930个,转化金额3.51亿元。
文/王秀莲
编辑/王秀莲